爱国诗人张际亮

日期:2005-10-19 10:06 来源:本网
| | | |

  张际亮(1799–1843年),字亨甫,号松寥山人,建宁北乡蓝田人。为鸦片战争时期国内“享有盛名”的爱国诗人和力主改革的思想家。

  清道光四年(1824年),张际亮被视学闽中的沈廉甫侍郎选为第一名拔贡。次年,张际亮入京应考落第,而诗名大盛,“京贵人及名士言诗者,无不知亨甫矣”。清道光九年始,张际亮参与重修《福建通志》,任分纂。清道光十五年,张际亮中举人,翌年会试落第后,仍关注社会,忧虑国事。他激烈抨击当时腐败的吏治:“为大府者,见黄金则喜;为县令者,严刑非法,以搜括邑之钱、米,易金贿大府,以博其一喜”。他指出当时“海内虚耗,官吏见怠,良可忧惧”。同年,他积极参与黄爵滋、林则徐等人的变法禁烟活动,热心奔走京、汉之间。鸦片战争爆发后,张际亮写下大量爱国诗文,力主抵抗,反对妥协。他怒斥侵略者“五月妖氛暗虎门”,揭露其烧杀抢掠,使中国人民“千室困苦”的罪行;勾画投降派“金戈玉勒无颜色”的嘴脸,歌颂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为“义民争自起东山”。

  张际亮与姚莹交往很深,得知多次挥师击退英侵略者的姚莹受到投降派的迫害后,抱病至京师,为营救姚莹寻找门路,又代姚莹作《狱中辨冤疏》。姚莹事白出狱,张却病情恶化,十月初九逝于京城。其生平所写诗由姚莹整理为《思伯子堂诗集》计32卷,此外还有《南浦秋波录》、《金台残泪记》、《张亨甫文集》等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链接: